部(处)发文件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文件政策 > 部(处)发文件

关于开展“敬畏•感恩•责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9-03-27     作者:     浏览数:    分享到:

各学院:

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丰富德育实践体系,引导我校学生知敬畏、懂感恩、明责任,勤学苦读、勇于进取,崇德修身、磨练意志,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全面提升个人素质,培养高尚人格。经研究,在全体本科生中开展“敬畏·感恩·责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现将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敬畏·感恩·责任

二、活动时间

2019年3月20日—8月30日

三、活动目的

增强学生的敬畏意识、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进一步做到知行合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

(一)“敬畏”主题教育实践

敬畏之心是指人类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面前所怀有的一种敬重与畏惧心理。怀有这种心理,能让人懂得自警与自省,还有助于人规范与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具有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形成和谐关系的作用。然而,很多学生缺乏敬畏之心,做人做事想当然。要通过本次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敬畏生命:生命不只是自己的生命,还属于爱你和你爱的人,同样也属于社会和全人类。让学生意识到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维护生命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生命的认识和感知。

2.敬畏法律:法律,是“底线”,是“红线”,每个人都要自觉维护其尊严与权威。法律神圣不可侵犯,需要人人遵守,只有坚持依法办事,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才不致人生轨迹偏离方向。要教育学生常怀敬畏之心,终身不懈地学、矢志不渝地学,不断增强法治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做到学思结合,以思促行,学以致用。

3.敬畏道德:道德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教育学生对道德敬畏,明辨善恶,知荣辱,不逾越道德底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则,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自警自律,堂堂正正做人。

4.敬畏校纪校规:严明的校纪校规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有序进行的根本保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教育学生树立敬畏校纪校规意识,通过重温《学生手册》,提高学生对违反校纪校规后果的了解,通过案例分析、对比等形式,加强自我约束,自主应考,诚信考试,杜绝作弊。

(二)“感恩”主题教育实践

感恩,是人性中最质朴的情感,是高尚人格的源头,也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素质和做人起码的修养。“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应是当代中国大学生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然而,很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倾向严重,把党和国家、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关怀和帮助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要通过本次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和提升学生的感恩意识,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感恩党和国家关爱: 要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对大学生成长的关心、爱护和期望,学习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受教育所制定的相关政策制度,学习国家困难生资助政策,了解国家对贫困地区的财政支出,给学生算一笔成长账,让学生真切体会党和国家对每位大学生的投入。激发学生感恩党和国家,真实感受到党和国家对广大学生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做新时代的栋梁之材。

2.感恩学校培育:要教育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和感受学校、老师为他们成长所做出的努力和付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建设,关心学校的发展,激发学生爱校热情。要以我校知名校友的先进事迹为感召,教育引导学生,恪守校训、校风,拼搏进取,奋发成才,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添砖加瓦,建功立业新时代。

3.感恩父母养育:教育学生反思父母养育之情,多与父母交流生活情感,汇报思想、学习规划、生活安排,让远在家乡的父母不再担心,勇敢地表达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会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感恩同学帮扶:教育学生以班级和睦、宿舍融洽和同学互助为愿景的校园生活为目标,开展好情感交流互动活动、互相诉说亲身的感恩故事活动,感谢同学、朋友的真切关爱帮助,促进互助互爱,学会包容,赢得友谊。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倡导为同学、班级做有益的事等活动,掀起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的热潮,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5.感恩自然赐予:引导学生感谢大自然的赐予,善待自然,热爱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美化校园、靓化校园、绿化校园,树立节能节约、生态文明意识。

(三)“责任”主题教育实践

大学生责任教育是指以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责任意识、责任认识水平、责任行为自觉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负责任”是大学毕业生的重要素质,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教育是高校教育者的重要使命。

1.成人责任:人的生命天然具有一种成长责任,承担和履行这种责任的过程,就是实现人的生命价值的过程。大学生的责任教育首先是成人责任教育。成人责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责任感的人,负责任的人。不承担责任就湮没了人的本质,就丧失了人性。正是有了责任,人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2.成才责任:包括成才理想的激发、成才素质的提高和成才意志的培育。人生理想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不仅指引着人生发展的方向,而且也是人生发展的内驱力,对人的一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成才理想是以成才素质为基础,通过不断的成才实践而获得的。没有成才素质,成才理想就是空中楼阁。大学生应当注重全面发展,努力使自己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3.奉献责任:奉献责任是指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和他人做奉献的责任。奉献责任感是一切创造性劳动和高尚行为的内在动力。教育大学生承担奉献家庭、奉献社会的责任,并不仅仅是为了报恩,更多的是承担一种责任,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必然要求。

五、教育实践活动的形式

1.召开主题班会。学习相关材料,围绕“敬畏·感恩·责任”,召开2-3次主题班会,主要内容包括: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每个同学上台演讲或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值得敬畏的事、回忆对自己帮助较大、恩情较大的人;结合大学生中出现的安全事故、校园贷、考试违纪处理等案例,开展警示教育讨论;组织集中观看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等视频,结合“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教育活动,进行个人感悟发言及讨论。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围绕“敬畏·感恩·责任”,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如算一次亲情账:将自己的生活费、衣服钱、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经济投资及从嗷嗷待哺的婴儿培养到现在付出的辛劳,开展“我给父母写封信”活动;开展“我为同学做一件好事”、“我为老师擦黑板”等活动; 开展以“爱校建家”为主题的各类校内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以“服务社会”为主题的公益服务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

此次活动要以情感调动、警示教育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责任感为落脚点,让感恩之情落实在学生努力学习、帮助他人、报答父母、报效祖国的具体行动上,让敬畏之心落实在模范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校纪校规,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珍爱生命的具体行动上,让责任之心落在积极参与优良学风创建,刻苦学习,提升自我,成长成才,奉献社会的具体行动上。

六、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院学院要高度重视本次主题教育活动,深刻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充分结合各专业各年级学生特点,丰富教育内容,创新工作方式,从增强活动吸引力,提高学生参与度,保证活动的实效性的角度出发,科学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活动方案,扎实、深入、细致的开展工作。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学院要充分利用学工在线微信公众号、笃实新闻网、学生处、各学院网站及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体平台,及时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广泛宣传。要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营造积极活动氛围,增强教育效果。

3.注重过程,认真总结。各学院要注重对活动开展过程的指导和监督,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开展;要加强对活动效果的总结分析,立足学生实际,长期、持久地开展下去,形成经验材料,积极探索此类教育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各学院于4月5日前将本学院活动开展方案报学生处教育管理科备案,学校将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督导。

                    学生工作部(处)

                    2019年3月19日

关闭
上一篇:关于开展2019年辅导员工作优秀案例和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下一篇:关于做好 2019 年寒假相关学生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