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院“弘扬刘西有精神”暑期社会实践团
走进丹凤县马炉村
近日,建筑学院“弘扬刘西有精神”暑期社会实践团赴丹凤县龙驹寨街道办马炉村开展暑期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对马炉村进行实地调研、人物访谈、资料收集等方式,进一步挖掘刘西有精神实质内涵,从而更好弘扬刘西有精神。
历经近三个小时的车程,社会实践团一行于7月21日中午抵达丹凤县正式开启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龙驹寨街道办党委书记索涛对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龙驹寨街道办和马炉村当前的发展状况。团队指导老师姜明波对丹凤县及龙驹寨街道办对本次社会实践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也希望能通过本次社会实践为马炉村的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实践团队先后参观调研了马炉村山茱萸科普示范基地、刘西有纪念馆、农耕文化展示厅、刘西有故居、马炉水库、马炉梯田等,并与当地干部及村民进行深入交流,对马炉村的村域概况、丹凤县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建设情况、未来的发展规划以及目前对刘西有精神所做的宣传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7月23日下午,社会实践团与丹凤县副县长杨思飞就刘西有精神内涵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首先,杨思飞副县长介绍了丹凤县与我校长期深入的沟通与合作,随后从刘西有身份的五大标识对应的五大精神详细解读了“刘西有精神”的深刻内涵,团队对“刘西有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7月25日上午,我校党委副书记马川鑫老师一行来到马炉村看望慰问了社会实践团,并与团队全体成员在刘西有纪念馆前合影留念,大家备受鼓舞。团队负责人韩露露汇报了近期调研阶段性成果,并展示了通过挖掘马炉村相关素材精心设计的明信片、书签等文创产品,得到了在场老师的一致肯定。
本次社会实践不仅让团队成员认识了马炉村,更对“刘西有精神”有了深刻领悟,团队成员有信心和决心弘扬传承“刘西有精神”。刘西有同志留下的事业及精神上不朽的财富,将永远激励我们迈向新的未来。
马炉村简介
马炉村位于龙驹寨街道办南部、丹竹路18公里处,面积30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325户1431人。耕地1657亩、林地2万亩,主导产业以山茱萸种植、乡村旅游、劳务输出为主,是全市2017年“三变”改革试点村之一,2017年该村顺利脱贫出列。马炉村是中共九大、十大、十一大党代表,全国劳模刘西有的故乡,1958年马炉村被授予西北地区四十面红旗单位,周总理为马炉村颁发了奖状,刘西有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当年更有农业学大寨、西北赶马炉的伟大号召。近年来,历届村“两委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狠抓“57”条件达标提升,大力发扬刘西有艰苦奋斗、苦干实干、无私奉献的先进精神,兴办村集体经济,实施乡村振兴,2017年74户304人顺利脱贫,实现整村出列。